张团国新书《教海行舟》出版(不断更新中……)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8 11: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事件

      那天我正在上课,突然间,一段激烈的手机“彩铃”在教室里轰然响起。同学们都喧闹起来了,我也不得不停下来处理这件事。“谁的手机响了?”我问。一个胖乎乎的男孩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我走过去,把他的手机拿到了讲桌上,心想,还是上课要紧,这件事等下课后再处理吧。但只过了一会儿,这只手机又响了,而且只响了两声就挂断了。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某个学生在恶作剧,于是问这个手机的机主:“刚才显示的这个号码是谁的?”他摇了摇头:“我的手机卡是今天刚办的……”刚办的手机号知道的人肯定少,我心里有底了。学生上课带手机屡禁不止,这可是个解决问题的好机会,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一下上课带手机的危害。因此,我就若无其事地继续上课。后来这个手机又响了几次,每次都是只响两声就挂断了,害得大家都没听好课。我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多数同学对上课带手机的反感。
下课后,我根据手机上留下的电话号码顺藤摸瓜,将上课打了“骚扰”电话的几个同学一一“捉拿归案”。经过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深刻检查。至此,上课不带手机已经在全班形成共识。
为了巩固教育的成果,我又给自己所带的三个班布置了相同的写作任务:人人动笔,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分析上课带手机、MP3、MP4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对学习的危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倡议大家不要把这些东西带到学校来。写好以后经过评选,写得最好的一篇作为班级倡议张贴在了学校的公告栏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人人动笔写“倡议书”的过程不但是个自我教育的过程,而且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启迪,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8 18: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主也要讲方法

      有位年轻的班主任向我诉说了他的困惑:班里要评选一名优秀班干部,他充分发扬民主,让学生在班里“海选”,结果得票最高的却是一个不太负责的“老好人”,让真正负责的班干部寒了心。这位年轻的班主任有点怀疑民主的正确性了。我告诉他:不是民主错了,而是民主也要讲方法。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处于学习成长阶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有必要在评选之前做好全班同学的思想工作。一是明确优秀班干部的标准是什么。只有那些真正负责、办事公道、热心服务的班干部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班干部。二是明确什么才是真正地负责。班干部作为老师的助手,要认真贯彻老师的要求,对全班同学要一视同仁,为人正直,不拉帮结派、营私舞弊,敢于同不良现象做斗争。他可能会“得罪”个别同学,但只要出于公心,尽职尽责,维护了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他就应该是优秀的班干部。而那些“老好人”虽然不得罪人,却没有原则,不会认真履行班干部的职责,选这样的人只能败坏班风和学风。三是严禁私下拉票、进行“贿选”,助长不正之风。一旦发现这样的事,立即取消当事人的候选资格。四是提名推荐时一定要说明推荐的理由,必要时班主任也可以提名推荐,让评选的过程成为弘扬正气、树立良好班风的过程。
由此,我给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建议按照这样的方法重选一次。重选的结果出来了,当选的果然是最负责、最优秀的班干部。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9 10: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生应该穿校服

      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穿校服,但总有个别学生以各种理由拒穿,甚至家长也会站在自己的孩子一边,让老师大伤脑筋。
拒穿校服的理由尽管多种多样,但无外乎以下几种:
一是认为穿校服没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比较固定的特性,具体表现在气质、智力、意志、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穿着当然也是个性的一种表现方式,但一个人的穿着能决定他的个性吗?的确,校服是存在“千服一律”的问题,但统一服装就意味着没个性吗?军人穿军装威武雄壮,照样人才辈出;警察穿警服英姿飒爽,同是赤胆忠魂;医生都穿白大褂,医术各有千秋;法官都穿蓝西服,更显法律威严。所以,认为穿校服没个性是站不住脚的,仅靠奇装异服来张扬个性也是一种浅薄无知的表现。
二是认为穿校服没品位。比起价格昂贵的名牌衣服来,校服的品位确实差了点,但学生的家长不一定都是大款,学生也不一定非得穿名牌。总体来看,校服样式符合学生特点,价格相对低廉,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穿得起。而且作为学生来说,穿一样的衣服有利于消除彼此之间因贫富差距造成的不平衡感。毕竟,再富不能富孩子。如果孩子从小就向名牌看齐,向奢华看齐,品位倒是有了,勤俭节约的品质却给丢了,实在是得不偿失。
三是认为穿校服太死板。诚然,青春年华是丰富多彩的,我们都需要七色阳光,我们都向往海浪沙滩,但生活的色彩一定要通过服装来体现吗?对于成人来说,穿着艳丽一些无可厚非,但学校毕竟是教育人的地方,学生毕竟是被教育的对象,谁想穿什么就穿什么,高跟鞋也来了,露脐装也来了,超短裙也来了……死板倒是不死板了,但这能叫学校吗?学生能安下心来学习吗?
总之,学生应该穿校服。也许,校服并不华美,却是青春不可或缺的颜色;也许,校服并不出众,却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9 21: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生心理矫正一例

      一、基本情况
      李某,男,初中三年级学生,自幼受到父母严厉管教,性格懦弱、孤僻。虽然拥有180厘米的大个头,却经常哭鼻子。与同学不合群,稍有打闹便认为是故意欺负他,经常向老师和家长告状诉苦。家长也经常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辞,到学校来替孩子“打抱不平”。久而久之,李某在班里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个别同学也把“恶作剧”的矛头指向了他,他越发觉得全班同学都在跟他过不去,厌学情绪日益严重。
    二、矫正措施
    1、与李某的父母交流,矫正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父母是造成李某性格的主要原因。在李某父母的心目中,听话乖巧的孩子才是好孩子,严厉的管教使李某丧失了男孩子的阳刚之气,加之父母经常替他“打抱不平”,使得李某就像温室里的花草,经不住外界的风吹雨打,逐渐形成了性格缺陷。但现实社会是无法逃避的,作为一个人,总要与社会中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李某也不例外。因此,作为父母,不但要重视孩子的“智商”,还要不断提高孩子的“情商”,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与人和谐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生的小事情,要指导孩子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以便积累社会经验。遇到孩子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也不要动不动就替孩子“打抱不平”,挫折和误解其实也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关键是要教育孩子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通过交流沟通,李某的父母充分认识到了教育方式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为李某的心理矫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与李某交流,使他能拥有一颗“平常心”。社会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同学中有品行好的也有品行差的,但总体来说,社会上好人比坏人多、同学中品行好的比品行差的多,绝不能以偏盖全。丢了一辆自行车,能说每个人都是贼吗?同样,一次“恶作剧”,能说全班同学都跟你过不去吗?小孩子爱玩,打打闹闹、开个玩笑本是同学中的平常事,何必太“较真”呢?一点小事都要向老师和家长告状诉苦,别的同学会怎么想?总之,凡事心胸要大度一些、想开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要融入到同学们中间去,和大家打成一片,不要拒人于千里之外。当然,“近朱者赤、近墨着黑”,要主动接近一些品行好的同学,和那些品行不好的同学尽量少接触,但也不能“戴着变色眼睛”看人。与同学关系和睦了,自己才能安下心来学习。否则,天天生闲气、操闲心,怎么能够学好呢?经过数次推心置腹的交流,李某逐渐调整了心态,回到了班级这个大家庭中。
    3、与全班同学交流,让李某感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针对李某的情况,我专门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我首先引导全班学生找李某的优点长处,大家七嘴八舌地罗列了很多,李某看起来非常感动。接着,我说出了李某的困惑,请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许多同学诚恳地希望李某放下思想包袱,用心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个别淘气的同学还为以前的“恶作剧”向李某道了歉,使李某真正体会到了班级大家庭的温暖。最后,我提议,鉴于李某优点突出、办事认真,让他担任我班的卫生委员,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通过。后来事实证明,李某不仅是个优秀的卫生委员,而且性格也逐渐变的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不断进步,成功地走出了心理误区。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洋芋蛋蛋 发表于 2011-5-9 22:4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很有才,有你这样一位朋友感觉骄傲,我回去买本书收藏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9 2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洋芋蛋蛋 发表于 2011-5-9 22:45
张老师,很有才,有你这样一位朋友感觉骄傲,我回去买本书收藏学习的

谢谢!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0 15:2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张团国 于 2011-5-10 15:34 编辑

学生是脚,教育是鞋
      
       注意到《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是因为书名吸引了我。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格,当代中国有广泛影响的教育专家,现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养成教育总课题组组长。在提炼办学理念、开创学校教育品牌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在林格先生看来,时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已经走向了教育本质的反面。从来没有一种成功的教育,身上会背负这么多跟教育无关的内容:升学、就业、致富、成名成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环境的一个普遍心态就是,过于迷信教育技术,迷信教育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实现的,结果导致中国的家长太累,教师太累,孩子也太累,而教育生产力却很低下。林格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教育者减少干预和一厢情愿的规划,孩子成人成才完全有方法可循。作者跟教育一线的校长面对面的沟通,让他能从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高度剖析目前教育的困境。林格倡导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教师都解放出来,这也会让教育效果产生惊人的爆发力。他认为,教育是道,而不是技术。因为深知每个父母和教师身上都是百药齐全,只要给予“道”的提示与点拨,大家一定能创造出无限精彩的教育技术,以及适合自己孩子的生动的教育策略,做到“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过:“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教育本身的目的是生长,而并非其他,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说教,这些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现在教育者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的违背和对孩子天性的劫持。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学生一双合脚的鞋。“学生是脚”,说明学生是有个性的,是不一样的,是有差异的,我们应该能够容忍这样的差异存在。“教育是鞋”,就是说教育不应该是把同一双鞋套在不同的脚上,这样反而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扪心自问:我们教育这双“鞋”真的适合每个学生的这双“脚”吗?
我们在打造“鞋”时候,往往很少尊重学生的意见。我们总在以是否听老师的话为标准来评判学生,总认为学生的作业不合我们的要求,总觉得他们上课没认真听我们的讲解……这种一切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不就是在拿我们自己看来适合的“鞋”往学生的脚上硬套吗?借用吴晓锋博士的话说,那就是“我讲了,我放心,是个美丽的错误。”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珍视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了解每个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适合学生“脚”的“鞋”。
造鞋匠不仅为天下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造了鞋,而且还为每个人造了不同时令、不同质地、不同功用的鞋。同理,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观也必须着眼于“全面”和“发展”。我们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正如不同年龄的人需要穿不同号码的鞋,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在不断变化着,教育还必须适应学生的发展,教育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科学的评价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所有的学生的发展,才能算真正的教育。
就像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先天的素质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存在也是很正常的,每个学生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世界。我们教育的目的不是要消除这种个体差异,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更具特色的人才。
反思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的确还有许多值得完善的地方。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学生是脚,教育是鞋”的理念,全力打造适合学生“脚形”的、能伴学生自如行走的“教育之鞋”,我们的教育就会焕发勃勃生机。
让我们为回归教育的纯真而共同努力吧!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0 20:3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百家讲坛”搬进课堂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不管对主讲人所阐述的观点如何评价,无庸质疑的是“国学”热在全国迅速升温,“百家讲坛”功不可没!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编选的是先秦诸子散文,上课时正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百家讲坛”开讲“诸子百家”,于是我灵机一动,把“百家讲坛”搬进了课堂。
第一步,搜集资料。几个学生为一组,任选自己感兴趣的“诸子百家”中的任何一家或几家,就其代表人物、基本观点、地位影响、现实意义等方面广泛地搜集资料。这个过程不但是了解、学习的过程,更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查阅资料,可以去图书馆,可以上网,当然也可以看“百家讲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资料,内容更丰富,了解更全面,印象更深刻。
第二步,整理写作。每个学生就资料中最感兴趣的内容写一篇研究性小论文。可以全面概述一家学派的思想,也可以深入探究某个代表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横向比较几家学说的异同,也可以纵向梳理一家学说发展的脉络;可以分析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也可以探讨其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写作的过程就是对材料整理分析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对“诸子百家”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
第三步,登“坛”演讲。专门抽出一节课,采取自荐或推荐的方式,让学生把写好的小论文当堂宣读,并至少找三位同学进行点评,对其中有争议的部分可以当堂辩论,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场景。老师可以扮演诸侯国君的角色,不时地就“治国之道”对演讲学生进行“咨询”,实质是了解和启发学生对诸子百家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要联系当今社会,探讨其现实意义。这样,就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1 14:24:4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表扬”

      学校搞了一次学情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内容是问学生受过老师的表扬没有。统计结果显示:接近一半的学生填的是“没有”。我自认为是个喜欢表扬学生的老师,这样的结果还是令我触目惊心。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全班那么多的学生,我真的都表扬过吗?即使我再努力,受到表扬的学生也是有限的。
为了使更多的学生经常受到表扬,我在上课之前设置了一个小栏目“今天我表扬”。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前安排两个学生分别出字词、读美文,然后表扬班里的一位或几位同学,说明表扬的原因,遗漏之处由老师补充,一周之内不能重复。这样一来,每周至少会有十几位同学受到表扬。日积月累,成果蔚为可观。
这项活动虽然主要由学生进行,但是加上老师的补充,表扬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度地提升。喜欢被别人肯定和表扬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在日常交往中,人人需要表扬,人人也喜欢被表扬。如果一个人经常听到真诚的表扬,就会明白自身的价值,有助于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别是当交际双方在认识上、立场上有分歧时,适当的表扬会发生神奇的力量,不仅能化解矛盾,克服差异,更能促进理解,加速沟通。一个经常表扬同学的学生,能够养成赏识别人的良好心态;一个经常表扬孩子的母亲,可以创造充满快乐的和睦家庭;一个经常赞美学生的老师,一定会赢得全体学生对他无限的信赖。
不过,表扬也要讲究如下原则:一是要有根据,不要表扬无中生有的东西。否则,就成了阿谀奉承;二是要真诚自然,不要为了谋求什么才去表扬;三是表扬应尽可能有新意。“喜新厌旧”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陈词滥调的表扬,会让人索然无味;而新颖独特的赞美,则会令人回味无穷。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1 22: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演讲”

      在班级的管理上,如何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一直是所有班主任共同面对的问题。班主任不但要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不能说得过多、过细,否则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此外,班主任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待在学生身边,对于学生的事情不一定了如指掌。如果去偷听偷看,那是很不受学生欢迎的。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实现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管理。为此,我在班级管理上设置了一个环节——“今天我演讲”。具体做法是:在每天规定的到校时间,全班同学轮流进行两分钟演讲,内容由学生围绕班级事务自定。可以对班里的某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班级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可以反省自己,也可以评价他人;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也可以探讨人生哲理……总之,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为班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做有以下好处:
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班干部往往有很多机会表达自己,其他学生则不然,轮流进行就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当众演讲。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提高他们“参政议政”的兴趣和水平。通过演讲,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的重要一员,从而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其次,为老师提供了许多带班上课的参考。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就可以了解到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班级管理中容易忽视的问题。最熟悉学生的,不是老师,而是他们自己。大多数学生都想在同学、老师面前表现一下,以此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群策群力的结果,使每个学生都变成了老师的好帮手。由于这种声音出自同班同学,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没有代沟、没有隔膜,因此学生更乐于接受。
第三,为班级管理开拓了一条新的思路。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少了,解决不了问题;讲多了,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讲习惯了,还容易形成代沟。让学生讲,就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学生毕竟是学生,观点可能不够成熟,办法可能有失偏颇,这就需要老师及时地进行指导和点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老师和学生都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2 15: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班的“语文之夜”

      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少、慢、差、费”的现象,即语文教学上所占用的教学时间很多,但效率低下,真正有用的东西很少;从小学到大学(文科)都开设语文课,耗时长,培养成才速度慢;费时、费功、费心血,换来的却是质量差的结果。很多学生对语文课缺乏兴趣,甚至公然宣称语文“学不学都一样”,经常让语文处于尴尬的境地。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一年前,我班的“语文之夜”应运而生。
和大多数学校一样,我校高中学生要上晚自习,主要任务是完成各科作业。作业少的时候,好多学生就无所事事了,说闲话、做闲事,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又增加了管理的难度。事实上,上了一整天的课,晚自习如果还强制学生时刻处于上课状态,显然是勉为其难。这时候,学生最需要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来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因此,当我在班上提出“语文之夜”想法的时候,得到了全班学生的一致赞同。当然,前提是每周只搞一晚,而且保证要抓紧时间把当天的作业全部做完。
记得第一次“语文之夜”是在刚学完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之后,我给学生播放了由夏衍先生改编的同名电影。虽然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影视作品或多或少会限制读者阅读原著时想象的空间,但看看他人对作品的解读也有利于加深自己的理解。看完后,我马上组织学生谈观后感,比较原著和电影的区别,品味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不乏真知灼见。比如:电影的画外音有点画蛇添足,完全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演和环境的塑造表现出来;贺老六的死在原著中言之不详,电影改编为借债结婚、逼债遭打、无医而死,有一定的合理性;电影中鲁四老爷的形象有点单薄等等。总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透彻,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
之后,我班的“语文之夜”在同学们的翘首以盼中精彩连连:电影《边城》,我们和沈从文先生同行,领略了美丽的湘西风光人情;《鸿门宴》中,我们和司马迁一道,见证了两千多年前的刀光剑影;“百家讲坛”,“坛坛”都能增长见识、发人深思;“中国史话”,“话话”均可弘扬传统、陶冶性情……枯燥的语文课堂,因“语文之夜”而生机盎然,“语文之夜”成了点燃学生语文之火的“打火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语文之夜”开办以来,我班的语文成绩一直位居全年级前列,班风学风也得到了极大地转变。
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2 2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3 14:4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班的提示语

      班级管理的重要目标是形成班级凝聚力,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为此,班主任可以通过各种举措来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深感提示语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教室张贴一些提醒和励志的提示语,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走神、懈怠,从而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在教室门口张贴的提示语是“课前2分钟进教室,一捡二静三翻书”,希望同学们在课前2分钟就能走进教室,并做好三件事:一是把地面的垃圾捡起来,保持教室的干净整洁;二是迅速安静下来,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三是把课本翻到将要学习的地方,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三件事合成一句话,显明、上口、好记,每节课课前都能起到提醒的作用,天长日久,必然养成良好的习惯。上课前做好这三件事,上课时就不会耽误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室前面张贴的提示语是“本学期班级目标”和“会考目标”。每学期的第一次班会,全班讨论制定本学期的班级目标,然后张贴在教室前面醒目的位置。每位同学一抬头就能看到奋斗目标,可以有效地把自己的言行和班级的荣誉结合起来,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目之所及,皆可提示;事事提醒,时时激励。在我班的教室四周,张贴了很多这样的提示语。“我学习,我快乐;我勤奋,我成功”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快乐的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提醒大家:要想学习进步,需要经受磨炼,付出努力;“心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道出了学习需要各器官的配合、全身心地投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天道酬勤,无怨无悔”表明了学习需要下定决心、刻苦努力;“打闹降低素质,喧哗有失风范”提醒大家,要提高文明素质,引领同学风范;“打好青春战役,度过无悔人生”告诉学生,要珍惜青春时光,打好人生基础……
每当有学生玩耍、打闹、走神、无助的时候,我都提醒他看一看这些提示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点滴的教育,尽在不言中。时间长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自会形成。我班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被学校推荐为市级文明班级,这些提示语功不可没。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3 23: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语文“非常6+1”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积累的过程是漫长而略显枯燥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既有兴趣又能提高语文素养呢?我班的语文“非常6+1”应运而生。
《非常6+1》是中央电视台李咏主持的一个综艺节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有不少中学生“粉丝”。借其名而用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6”是指每节语文课前由学生轮流在黑板上出6个字词考考大家。可以是拼音写汉字,也可以是汉字注拼音;可以是多音字集锦,也可以是形近字大全。出好以后,找三个同学到黑板前做,其他同学在下面做。做完以后,由出题人当堂批阅,讲清这些字词的音、形、义。如果出现出题或者批阅错误,不予通过,下节语文课再出一次,以此来不断提高出题和批阅质量。字词是语文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采用以上方式,一是能够在课前迅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课堂;二是不耽误上课时间(2分钟之内即可完成);三是不增加学生负担(每节课仅6个字词,每个学生两个月左右才轮到出题一次);四是能做到学生全员参与、日积月累、全面提高。
“1”是指每节语文课前由学生轮流讲一首古诗词。古诗词鉴赏历来是中考、高考的必考内容,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具有深远意义。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需要大量的读、背、练习。每节课一首,不断讲解、熏陶,才能不断提高鉴赏的水平。我国历朝历代的古诗词数量众多,浩若烟海,优秀篇章也举不胜举。每节课讲一首,耗时不过几分钟,日积月累,蔚为可观。为了保证质量,我要求学生所选诗词必须是课外最优秀的,讲之前抄写在黑板右侧,将生字词注音、释义。讲完后像考试那样提三个问题,了解大家的掌握程度。如果讲解质量不高或者出现错误,下节语文课再讲一首,直至通过为止。
语文“非常6+1”寓教于乐,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共同提高语文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4 17:4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一堂作文课

      同学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大家先把写好的作文交上来,然后将次序打乱,随机地发给每一位同学。万一拿到自己的作文,请与同桌交换。
好,现在看看你所拿到的这位同学的作文:题目是否居中、是否符合要求、字迹是否工整、字数够不够。这是一篇作文最基本、最直观的内容,请将以上情况用红笔写在这篇作文的后面。
接下来,粗读全文,快速了解主要内容,看偏题了没有,详略是否得当,结构是否合理。请将以上情况用红笔写在这篇作文的后面。
细读全文,咬文嚼字,将所有的错别字、病句都找出来并加以改正。可以借助工具书,也可以与其他同学商议。比较典型的错别字请写在黑板上,括号内写上正确的字,以便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掌握正确的写法,不断减少作文中的错别字。
将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用波浪线划下来,并在旁边注明好在哪里。。
请将你对这篇作文的总体感受用红笔写在这篇作文的后面,不少于50字。
好,以上我们只用了10分钟左右,就初步完成了一篇作文的批阅。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批阅的情况。首先看有没有作文跑题、字数不够的同学?
谁的作文书写工整?可以点名表扬一下;谁的作文书写潦草?可以提出来批评一下。
下面评选错别字大王,看看谁的作文错别字最多?
谁发现了令人击节叫好的好句子,不妨读出来让大家都饱饱“耳福”!
现在我们一起来评讲作文。每位同学现在都是伯乐,把你发现的千里马推荐出来,让大家都开开眼!当然,有问题的作文也可以推荐,我们一起来当医生,给他号号脉!被推荐的作文由作者本人来读,读完后至少要找三位同学进行各个方面的点评。好,现在开始吧!
快下课了,我们已经评讲了6篇作文。大家都能畅所欲言,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相信对我们今后的写作一定会有所帮助。你对这堂作文课有何感想?请同学们继续畅所欲言!
生一:这堂作文课让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到了作文的写作、批阅、评讲中,激发了我们的写作兴趣,锻炼了我们的写作能力,比起老师批阅、老师评讲,效果要好得多。
生二:通过评阅别人的作文,我才发现了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看来写和评一定要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
生三:短短45分钟,每位同学都详细地批阅了一篇作文,参与评点了6篇作文,而且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紧凑有序,收获很大。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4 2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5 22: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立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

      许多学生不喜欢作文。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原因,则是作文教学本身陷在应试教学的怪圈里,形成一种僵化的模式。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呢?我认应该打破现存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形式及评改方式。
一、现行的作文教学模式僵化
1、作文教学与课堂阅读教学脱节.  
迫于应试的需要,我们目前的教学过程,往往是作文课上,教师才把题目和要求摆出来,学生面对陌生的写作对象,不知从何着手;脑中空空,只好搜肠刮肚胡编滥造或照搬照抄作文书应付差事。教师并不注重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写作手法。这种与阅读教学相分离的作文教学过程也违背了“积累客观现实体验——整理思维——语言文字表达”这一训练学生的规律,势必达不到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2、作文形式单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学生必须有感而发,有事而写,有创作欲望和激情,才能写出真切优美的好文章。但目前我国学校的作文方式一般只限于配合每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总体教学设计作文训练,选取作文体裁及题目。长期运用这种单一的作文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及个性要求,把作文变成了教师控制下机械的应试技能训练,学生自然会对作文反感,毫无创作兴趣、创作激情。
  3、作文批改中教师唱独角戏  
长期以来,负责任的语文教师都是坚持全批全改作文,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够一一指出,精批细改。但学生 面对教师批改后的作文,过多的只看重分数,少有人能仔细分析教师的批改内容并认识到缺点,修改自己的文章。并且,长期单一的教师讲评作文形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思维,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往往是次次作文都流于形式,学生收效甚微,教师的精心批改也毫无作用。另外,有的教师在学生作文之后很久才进行讲评,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写作内容早已模糊,讲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教者必须从作文教学过程、作文形式及作文批改几方面入手,突破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建立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
二、建立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模式
1、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不喜听来必善读,不善说未必善写;故当一把抓。”这句话正确阐述了“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可见作文教学应与“听说教学’结合,贯穿于课堂阅读教学的始终。阅读教材(课本)涉及各类文体,这些名篇佳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行文结构及语言表达等方面都可作为学生写作的优秀范例。因此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每篇课文突出的写作特点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具体的感性材料中把握各种文体的写作要点。教师还可以进行单元比较阅读,让学生思考同一文体不同的写作手法,使之掌握多种写作技巧。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处理不同文体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材料详略的关系等问题,得心应手的写作。
2、创设多样的作文形式。  
除了作文课之外,笔者认为在作文方式上可适当采用口头作文,课前即兴演讲及课外练笔等方式,多角度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及水平。
(1)口头作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指导学生口述见闻,说明事理、发表意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对一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可见,从提高学生写作素质角度来说,口头作文不容忽视。另外,口头作文需要的时间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这会对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带来成效。
(2)即兴演讲   
每节课前三分钟,请一名学生抽取文题进行演讲,也不失为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一个好办法。让学生就社会热点问题及身边发生的值得注意的事件谈看法,能够训练学生就事例发表正确观点及组织语言的能力。经过持久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严密了,语言表述准确规范了,作文就不再成问题了。况且这种训练是师生面对面的进行,教师能够及时纠正学生在分析及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他学生也都处于思维的训练状态,这样做会提高训练的整体效果。
(3)课外练笔   
课外练笔是笔者从教以来一直坚持的一种训练学生写作的方式,它是课堂作文教学的有利补充。我每学期都要求学生准备一个精致的日记本,凭自己的兴趣为此本起名、写序言、画插图。教师每周规定学生完成一篇文章,少数文章由教师按教学重点命题,多数由学生自行安排写作内容及体裁。学生按照自己的情趣,选择文体及写作内容,随时记下自己心灵的火花,或摘抄名篇佳句,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这样做,不但会丰富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鉴赏水平,而且通过教师的评点、学生之间的互相传阅,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3、教师批改与学生评改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改与作文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可见,作文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写”,更要锻炼学生会“改”,把“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发现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会比教师评改效果更佳。主要的评改方法有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之间的交换互改、发给学生范文的对照评改、围绕不同侧重点的重点评改及四人一组的轮流评改等。   
对于学生较好把握的文体及写作内容,可视时间的允许以两人或四人为小组讨论的形式安排当堂评改。教师先从文体特点。选材、组讨、表达几方面定出优劣标准,然后让学生互批互评。学生在评改过程,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意见。他们会通过重温教材、查找工具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或向教师询问,师生共同探讨,相互补充,最后评出范文在全班朗读。这一作文练习会对学生产生直观立体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较难把握的文体,教师可在收上作文后,阅读每份作文,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下节课有针对性的让学生查找问题,就本次写作重点进行评改。评改后的作文经学生重新修改成文,再由教师进行批阅,确保了作文质量。这一过程是师生面对面讨论、信息及时反馈的过程,也是学生清楚认识自己写作缺点的过程。    这种教师批改与学生评改结合的方式极大的增加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并且扩大了学生的写作信息量,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素质的有效方式。   
综上所述,若想建立科学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素质,就应当突破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把作文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运用合理的多样的作文形式及评改方式。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6 23: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作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培养创新精神
  
      如今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 经济竞争异常激烈。为了适应科技迅猛发展的需要, 能否培养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已经成为国家事业成败的一个决定因素。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是适应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工具性不能从文化中抽象出来而独立存在,即它的科学性和人文性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就语文与人而言, 语文也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存在, 它同人的思维、情感、交际密不可分,一个人离开语文也不成其为人。这就决定了真正的语文训练必然是思维、情感、人格、审美等的训练,通过训练所形成的"不是单一能力或复合能力",而是"能力与其他方面的复合"。所以说,语文教学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作文,作为语文知识的综合作用,是创造性劳动,通过训练培养创造能力,是其本身就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作文教学中都是更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大胆创新。一篇文章要不落入窠臼、独具新意,就得从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进行求异思维,展开联想,以丰富的想象力给写作的材料赋予强劲的生命, 创出新意, 从中展示社会变革、人类的进步、事物的新生,从中开拓人们的视野,点燃智慧的火花,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当然,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笔者以为,在作文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作文才能创出新意来。
  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呢?
  一、创造条件,丰富生活,诱发动机
  "作文是学生认识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作文的过程,是学生将自己对客观事物感受的理解、认识用书面语言外化出来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活动全面参与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完成,别人是不能代替的。而这个"主动性"参与,往往有其多方面的因素,学生生活单调,就缺乏表现欲。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定个题目(或范围),而它又大多是老套的,狭隘的,远离生活的。以致学生在这个老套的, 狭隘的甚至陌生的圈子里腾挪不动手脚, 练就不成本领。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鲁迅也说:"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许多学生害怕作文,主要是因为生活单调,缺少题材。因此,教师务必使写作内容贴切生活,富有时代气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让学生走出围墙,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这个世界,再用自己的笔把这些感受物化,这样作文与写作欲望就大大缩短了距离。
  具体的操作是:
  1. 观察引导, 培养探求精神
  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发挥,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是说,要给学生自我发挥主体性的机会。对此,观察引导作文是提高学生写作欲望的方法之一。观察能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提高表达能力的基础,通过观察,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便可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例如,要写一篇记叙文,可先让学生参加某项实践活动,让学生眼看脑想手记, 回来再写。教师注意指导学生观察, 起到主导作用。指导学生观察要做到细致、有序、突出重点,运用多感官以及边观察边边联想,对观察对象要努力探求,找出新意。同时要帮学生由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比如,通过参加某项活动后写记叙文,应事先向应征说明写的是"记人"的还是"记事"的记叙文;一路所见所闻的材料、景物会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哪些材料和要表现的主题相关等。通过这样的提示,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索,形成自己的东西,通过内化以后,便会产生自己要说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2. 实践带动,打破思维定势
  知识和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更能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写作材料。尤其是学生走出教室,他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以及和教材中所固有思想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懂得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了思维的定势,积累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材料,一旦"量"已足够, "质"便不会沉默太久,"灵感"来了,写作动机就会产生,作文所表现出来的就会是自己在实践中所获得的新的看法和思想。
  3. 把握时机,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我们知道,批判性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不要"迷信"前人既成的定势,敢于向权威挑战,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敢于评判前人的得失。这样,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只有对所要写的对象、对写作活动本身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的看法,作文才不致于落入窠臼。
  怎样把握时机呢?教师要千方百计使学生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前人的感受作对比,使他们在头脑里产生激烈的碰撞,然后接纳一个自己认为可以接受的主张,把它"外化"出来,作文自然有其创造性。
  4. 形式多样,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除了正常的课堂作文辅导训练形式之外,应对学生辅之于一些有效的形式。如口头作文。口头作文常常分散在其他课堂教学过程中或单独放在作文课,还可以放在基本功考核上,笔者常常采用的形式是课前5分钟演讲或描述:在每一次课即将结束时先出一个或是议论或可描述的题目,要求两个以上的学生针对这些题目展开联想,然后到第二次课前上讲台对全班进行演讲或描述。题目诸如"锁头"、"圆"、"竹子"等。两个学生描述完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小结。由此达到思维的多样和广阔性,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演讲或描述中发挥了主体性的作用,参与评判的学生也体现了主体参与的精神,也从中得到多角度、多向性的写作材料的积累,有创造性的作文也就由个中产生。
  二、体验成功感 激发创造性
  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基础的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 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不是说一定要使爱教育的学生都成为作家或评论家。我们认为,创新教育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在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时,教师的目的地分层次在教学生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作文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创造,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因此,对于学生作文,我们的评价就应该采取灵活的鼓励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的创造性。
  美国学家杰丝. 雷耳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一样,没有它, 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高中学生虽然不好喜欢表现自己我, 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和自尊心。因此,教师对他们的作文要求不要过分地吹毛求疵。我们首先应该解放我们的思想,打破束缚学生思想的写作模式,对学生作文的评价"标准"作一番反思,不要因为学生作文不围绕"标准"进行写作,就胡乱"枪毙"学生的劳动成果,这样不但不能发挥学生自我意识,更谈不上培养灵活、开阔、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还提及什么创新,就连学生的写作兴趣都自然而然地淡化了。
  文章是一种精神产品,它的个性特色应该是最明显的。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学生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应该不同。因此,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多方面正确地、客观地去评价,只要合乎基本要求,都要加以鼓励、表扬,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打破束缚思想的框架,给他们思想、言论以自由,他们便会毫无顾忌地道出自己的心声,讲出自己要讲的话,这样文章才个性,才能创出新意。
  总之,笔者认为,要使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有所创新,必须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自主。我们培养的是二十一世纪的人才,他们应 该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独特个性的开拓型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新世纪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纪,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素质的核心,新世纪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有个性的人,应该写出有个性的文章。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7 2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新课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一方面,情感是学生智力及非智力发展的原动力。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热情能抓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个巨大的力量",有一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要求,才会有相应的智力及非智力活动,学生只有对学知识产生情感,才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学习。另一方面,情感又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学生只有了一定情感体验,才能准确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和写法,才能细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因此,新课标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的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扣住学生心弦,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增强教学的艺术性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忘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渗透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对语文的无比热爱,做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其次,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作者"为情而造文","五情发而为辞章",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透过字里行间,看到作者内心感情世界,理解课文。从学生本身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欣赏的主体,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而生活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又影响着鉴赏和学习效果。再者,写作教学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者文之经",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的情感,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指导学生投身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积累生活,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深切体味,并积累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如"激动"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但到底是什么感受,许多学生说 不清楚,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如果借助一次比赛获胜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就会说出"心跳快"、"喘气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来。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并善于抓住机会,指导随机观察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手段,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动情,细心品味,受到感染,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还要通过指导课外阅读,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进行情感熏陶,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要多方面入手,课内与课外结合,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以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再者,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学科的特点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发散性和可塑性性强,,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既做"经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又要为"人师",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要在教学及生活中,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乐观向上的精神,高尚的审美情趣,高涨的情绪,稳定的心境,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说读写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学生个人主观倾向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骨肉情、友谊情、人道情等基础情感上升为利他情、爱国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语文有深层次理解,避免写作中表现自我主题不高、观点偏激的现象。如《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都便于进行这一类的情感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剧三,占相当比例,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青年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从来渗平静过,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导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发展情感。导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导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导引,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文,可采用朗读引发先声夺人,再补充人物及背景材料,增进了解,感情朗读《一月的哀思》,描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渲染气氛,以强烈的感情引发学生思考分析,文章的内容、感情、主题、写法就不难把握了。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汽船起千重浪",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爱,产生一种满意,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想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引导,多鼓励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特别是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要多方引导启发,尽量让其完成,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认识自我,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也更加佩服教师,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以免影响学生。由此看出,做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还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太阳点烟 发表于 2011-5-18 00:0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您好!曾经,我也是一名酒中的学子,而如今,我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曾经,也因本科毕业的我成了一名远乡的小学教师而愤愤不平,而如今,却为自己手高眼低的想法而感到羞愧。虽然曾经没有做过您的学生,但是当看到您的文章后,却受益颇多。今年二月份开学到现在,学校的事情很多,每位老师都很忙。我统计过将近三个月的在校时间里,只有三天我是在十一点之前回宿舍睡觉的(肃州区所有沿山的中心学校,老师和学生都是寄宿制,我们学校是星期一早晨八点到校,星期五下午五点放学,每周回一次家)。具体加班在干什么工作就不列举了,没有必要。真的是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休息日回到家后就只想睡觉,什么都不想干。有很多亲戚、朋友一直在劝我,不行就去考考城里的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吧,起码能回家,个人问题也该解决了。上周进行了期中考试,班里的成绩很不理想,教职工会议上也被点名批评了,一气之下就在上课前狠狠的批评了全班学生,也萌生了一些不积极的想法。今天下午学校安排带领学生在校内劳动,由于学生少力气小,我就拿着铁锨领着学生一起干,突然一个被我批评了的学困生问我要铁锨,我问怎么了,他说:“老师,您快去休息休息,您每天晚上都睡得迟,明天还要给我们上课呢,我们能干好。”看着那天真质朴的小脸,我心头一热,多好的孩子啊,为什么我平时总觉得他淘气呢?突然间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很多人能心甘情愿地做一辈子农村老师的原因之一吧。为这件事,我反思了一下午,正急于寻找改变教学之法之时,偶然间看见了张老师的文章,对我震撼很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宽容、耐心,更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更应该做好自己,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引导学生。我决定,从明天起就开始改变,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8 11:3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点烟 发表于 2011-5-18 00:01
张老师,您好!曾经,我也是一名酒中的学子,而如今,我也站上了三尺讲台。曾经,也因本科毕业的我成了一名 ...

干一行要爱一行,
于人于己都有益。
教师是个良心活,
多想办法少生气。
与您共勉!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945637 发表于 2011-5-18 16: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8 18:47:36 | 显示全部楼层
71945637 发表于 2011-5-18 16: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8 22:27: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新课标的洗礼

      2007年4月19日至22日,我有幸代表酒泉中学参加了全省第二届“创新杯”新课程语文教师优质课大赛,并荣获二等奖。回顾这次参赛过程,真是一次新课标的洗礼。
4月18日晚,我从酒泉坐火车连夜赶往兰州,第二天清晨便赶到了比赛地点——兰州铁路第一中学(简称“兰铁一中”)。工作人员已经早早就位,报到、抽课、安排食宿有条不紊。我提前准备了一节课,但抽到的却是没有丝毫准备的《最后一课》,而且是这次大赛的倒数第二节,差点就真成“最后一课”了!
不过,我倒觉得这样抽课很公平,能赛出老师们真正的水平。
因为只有一天的备课时间,我足不出户地研究教材、设计教法、制作课件,经过一整天的努力,准备工作初步完成。第二天一早,我特意去听了听前面老师的课,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我要上课的那个班级已经有参赛老师把同样的内容讲过了!重复意味着平庸和乏味,我决定把准备好的课进行大刀阔斧地删改,凡是前面参赛老师讲过的内容少讲或不讲,从创设情境入手,以分析人物为主,全力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对于这一课来说,前面的参赛老师已经放映了大量的课件,学生已经失去新鲜感,所以我决定不用课件,让学生抓住文本进行探究——后来听说我是这次大赛唯一没用课件的参赛老师。
赛课活动如期进行。终于,轮到我上课了。看到那么多陌生的面孔,尤其是面对全省的专家、精英,刚开始我有点紧张。为了活跃气氛,我这样开场:“今天,讲台上站着一个陌生的老师,后面还坐着很多陌生的老师,同学们紧张吗?大家别紧张,因为我不姓紧,我姓张!”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会意的笑声。我接着说:“张老师明天就要离开兰州了,今天来给同学们上《最后一课》!”一语双关,引入了课题。接下来的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只不过由于学生参与讨论太激烈,导致拖堂一分钟。此外,自我感觉课文的朗读指导做的不到位,留下了些许遗憾。
4月22日上午,颁奖大会隆重举行。专家组对这次赛课进行了点评,其中有些问题我也深有感触。比如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将其机械地分割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不要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课要抓住文本,注重让学生自己品味语言;听说读写要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多媒体的应用要为课堂服务,宜精不宜多;板书在语文课堂上具有重要意义,不能用多媒体来代替板书……总之,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要让他们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体味情感的细腻,培养健康人格,提高人文素养!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需要每一个老师潜心去研读。” 当晚在返回酒泉的列车上,我忽然想起了这样一句话。
愿与所有的老师们共勉!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19 21:55: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心理”调查报告

      为了探究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怎样的态度,呵护学生已有的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兴趣,尽量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有一种满足感、成就感,寻找一些能使学生处于需求状态的刺激性因素:知识、能力、审美、情感、个性发展等等,为了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既具有工具性质,又能体现出人文性特点,我们必须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及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平时阅读的时间、阅读书籍的种类、阅读之后的效果,有没有一种极想将自己获得的语文知识表达出来的冲动和欲望。在初中阶段,经历了动画卡通年龄的儿童,关注怎样的文字内容?我们能不能帮助他们记录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趣事趣闻,通过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的方式来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进行了一次中学生语文学习“需求心理”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我校初中三个年级各选择了一到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并收回调查问卷共259份,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问题一:你是因为什么需求学习语文的?
调查显示:43.67%的学生选择“为了更多地与人交流,更好地适应社会,将来能更好地生存”,选择“为了了解我国的文化和阅读更多的书,不断提高写作能力”的也占到了40.80%。还有18.31%的学生选择“为学习其他科目打基础,因为它是一门综合学科”。但也有9.86%的学生是“为了考试”。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是比较明确的,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问题二:你学习语文主要在课堂还是在生活中?能延伸到课堂以外吗?如果能延伸到课堂以外,主要在哪些地方?
49.3%的学生主要在课堂上学习语文,18.31%的学生主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两者兼有的占30.99%。由此可见,课堂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但不容忽视的是有接近五分之一的学生主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些学生如何学习语文值得每一个语文教师深思。98.6%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习能延伸到课堂以外,其中阅读课外书籍的占54.93%,与别人交流的占28.17%,上网看电视的占15.49%。此外,还有通过听音乐、旅游等来学习语文的。以上情况说明,现在的中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学习语文。他们精力旺盛,求知欲强,而时代的发展也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渠道。
问题三:你主要通过哪些途径、采用什么方式学习语文?
选择“阅读”的达85.96%,“课堂上老师讲解”的占43.66%,“通过上网、看电视”的也有14.08%。由此可见,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式。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阅读课本,更多的是阅读课外读物,这与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相吻合的。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希望就寄托在这些中学生身上。对此,我们应该积极地支持。当然,阅读的内容还需要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课堂上的讲解也必不可少。
问题四:你每天能用多少时间学习语文?能坚持长期的阅读学习吗?
调查显示:36.62%的学生每天学习语文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不到一小时的占23.94%,两小时以上的占19.72%。每天学习语文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是正常的。因为每天都有一节语文课,加上预习、作业、复习的时间,应该超过一个小时。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每天学习语文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们除了上课之外,很少再碰语文。在“能否坚持长期的阅读学习”上,69.01%的学生给出了肯定的答复,但也有15.49%的学生以没时间为由不能坚持。这里或许有其他课程作业多的因素,但也可能有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因素。
问题五:你认为学语文与你的生活有关吗?关系如何?对你的生活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
调查显示:98.6%的学生认为学语文与生活有关,其中91.55%的学生认为关系密切。在谈到语文对生活有何帮助时,56.34%的学生认为在与人交流方面有帮助,29.58%的学生认为可以帮助自己阅读很多课外读物,14.08%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鉴赏和写作水平。此外,还有学生提到语文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可以陶冶情操、更好地融入社会等。总体来看,学生对语文的认识还是比较明确的。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感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学生对语文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进行认真的反思。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日益丰富和繁杂。全球化导致的外语热一浪高过一浪,大有“疯狂”之势;互联网将整个世界都“网”在了一起,频现“网吧”之痛;“超女”“快男”此起彼伏,“玉米”“凉粉”各领风骚……语文,我们的母语课程,在这些诱惑面前往往黯然失色。据有关部门调查,近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造成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容质疑的是全体国民的语文素养正在弱化,语文学科有沦为二流学科的危险。
反思一:语文教材要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语文教材一定要在坚持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及时借鉴和吸收一些新鲜的血液,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语文课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反思二:语文课堂要激情飞扬。
调查表明:课堂仍然是大多数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语文课研究的不仅仅是字词、语法等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要能明美丑、辨善恶,知人情冷暖、感天地万物。因此,语文课不宜太死板、太平淡,要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来品味课文、融入课文,达到理性认知、感性共鸣,使语文课成为师生激情飞扬的舞台,不断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反思三: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学生所处的环境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他们都在想什么?干什么?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感到困惑?如果当老师的不了解这些,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就不会有的放矢,势必影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绝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而是要“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样才能切中学生的心脉,达到情感的共鸣,起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20 22: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效课堂之我见

      现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有人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人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俏,特别是有些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如此。学生终归是学生,有些问题,只在同一个浅层面上讨论,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能谈得上高效吗?
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笔者认为,其一是每个学生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做。在新课程条件下,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其二是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其三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学方式,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抓好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三,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四,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五,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六,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要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要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要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21 23:4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媒体作秀该休矣!

      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遗憾的是,在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成了作秀的手段,有“喧宾夺主”之嫌。
替代教案的多媒体有必要吗?我观摩过很多使用多媒体的公开课,有些直接就把教案搬到了投影上,老师的教学工作就是不断地点击电脑,然后照章宣读、照章办事。这样的课堂成了老师主演独角戏的舞台,学生只能充当可怜的观众;这样的课堂成了教学过程的展示,学习的主体——学生,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替代板书的多媒体有必要吗?曾几何时,很多用多媒体上课的教师几乎不在黑板上写字了!多媒体多方便,把想写的字打到电脑上投影就是了!然而,一个可悲的事实是现在学生的书写水平越来越差了!无论在平时的作业还是考场的试卷上,我们越来越难找到整洁隽秀的字迹!这是谁之过?难道我们不应该深思吗?
先入为主的多媒体有必要吗?在公开课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教师就某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接着,投影就把教师事先做好的答案展示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不管学生有什么看法,答案都是固定的!既然如此,那学生还讨论什么呀?讨论来讨论去,学生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被老师给扼杀了!
花里胡哨的多媒体有必要吗?有很多公开课,不管老师课上的如何,多媒体制作水平绝对是一流的,全方位立体式声光电轮番上阵,那场面真是精彩绝伦、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如果这是信息技术课,绝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惜这样的课大多不是信息技术课!过于花哨的多媒体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以至于他们无心关注课本、无心听老师讲课,留下的只是类似观看大片之后的愉悦和繁华落尽的空虚。
我并不反对用多媒体上课,多媒体用得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但是上课用不用多媒体取决于多媒体对这堂课有没有帮助。如果只是为了作秀,这样的多媒体不用也罢!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22 2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开课别做秀

      朋友的孩子一直很活泼,这几天却闷闷不乐起来。一问才知道,他们班要上公开课,同样的内容已经上了三遍了。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但答案是统一的,而且由谁回答都已经事先安排好了。上课就像节目彩排,一遍又一遍,力求完美,不厌其烦,感觉都麻木了。
这样的公开课有价值吗?
公开课作为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在锤炼课堂、经验交流、引领示范等方面无疑是有一定作用的。然而一旦脱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流于形式、一味做秀,公开课变成了表演课,就失去其应有的价值了:对上课老师而言,他上课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学生,而是想方设法地讨评委和其他听课老师的欢心,从而丧失了课堂的主导地位;对于听课学生而言,课堂不再是他们求知的阵地,反而成了表演的舞台,并且只能是群众演员,从而丧失了主体地位;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上课过程变成了一种人为的程式化的过程,表面热闹精彩实际空洞无物,从而让训练由主线变成了虚线;对于评委和听课老师而言,他们所看到和听到的只是一场经过精心排练的节目,老师和学生都在说着事先编好的台词,没有内心真情的喷涌,只有表面假意的表白。与其观看这样的演出,还不如排一场课本剧来得实在。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自主、合作、探究”,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什么?是由不懂到懂的过程。所以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应该是老师如何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评价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应该看他是否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尤其是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他的课件做的有多好,“台词”背得有多流利。
我自己也上过公开课,而且还得过全省二等奖。在我的记忆中,那是一场真正的较量:上课内容抽签决定,上课学生完全陌生,备课时间只有一天,能比的只有教学基本功了。
公开课如果都能这样要求,也许更接近于真实的课堂,更具有“公开”的价值。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狐狸精 发表于 2011-5-23 20: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张团国 发表于 2011-5-23 23: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集体备课效果好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优势,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是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仅靠个人孤军奋战、冥思苦想显然不可取,有时甚至会出现知识错误。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对教材的把握更到位,可以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二是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的自我钻研、集体研讨、分工主备、教后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向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教师在高起点上进一步成长。
三是能较好地落实课改要求。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准确把握教学思路,切合学生发展需求,真正把教师从机械的、繁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辛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了教学相长,能更好地落实课改要求。
四是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集体备课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而目前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应该也必须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否则易流于假、大、空。集体备课中,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课题,由于智慧的交流而得到理性的升华,其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桥梁,教科研的氛围在集体参与的行动与反思中逐步浓厚。
      我的新书《教海行舟》出版,有意者去酒中斜对面的“科文书城”、南大街的“新华书店”或“三味书城”买一本(共159篇,大多已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内容涉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短小精悍,贴近现实,可读性强),定价28元(可优惠),谢谢您的支持!  
      阅读最新文章请登陆张团国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angtuangu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陇ICP备15000578号-1|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GMT+8, 2024-6-16 14:01 , Processed in 0.049854 second(s), 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